銅官區變居民“點單救助”為社區“按需下單”,“只需跑一次”成救助辦理常態——
探索救助新模式 困難群眾心里暖
銅陵新聞網訊(張久愿 方莉)去年,天井湖社區居民戈某因患重病生活陷入極度困難。在通過社區微信公眾號了解到相關救助政策后,他向社區救助窗口提出了申請。社區救助中心迅速開展入戶調查、綜合評估,在7個工作日內由社區聯審聯批領導小組完成了審批確認,一次性幫助其辦理了低保、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三項救助。目前,戈某不僅每月享受低保金645元,還獲得了11109元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和1000元臨時救助,解決了切身難題?!艾F在居民只需要陳述自己的家庭現狀,剩下的工作就交給社區救助中心了,救助效率高、時間短、渠道廣,困難群眾有了新體驗?!比涨?,天井湖社區民政辦負責人趙瑛說。
2021年,銅官區以入選全國困難家庭救助幫扶綜合評估試點為契機,從主動發現困難群眾、精準識別救助對象、統籌救助資源、高效落實救助需求四個方面大刀闊斧改革,深入探索社會救助工作的“銅官方案”,社會救助辦理時限已壓縮至7個工作日內,居民“點單救助”變為社區“按需下單”,“只需跑一次”“只填一張表”成為了救助辦理的常態,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大大增強。
該區從主動發現困難群眾入手,建立了565個社會救助網格,全方位收集困難家庭線索;區民政、醫保、殘聯、人社等部門定期共享數據開展困難家庭監測預警,對其中符合條件的予以救助幫扶;各鎮辦社區共設立52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救助服務窗口,建立困難家庭急難問題受理“綠色通道”。健全民政與公安、城管等部門聯動轉介機制,搭建由164名志愿者組成的救助顧問團隊,對相關部門執行公務、社會組織開展活動期間發現的困難家庭,按照屬地原則轉介到所在鎮辦社區給予幫扶救助。
同時,把精準識別作為關鍵要務,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標準和低保標準1.5倍且財產符合相關條件的困難家庭分別認定為低保家庭和低保邊緣家庭,對“三無對象”認定為特困人員;兼顧家庭收支識別,困難家庭申請低保時適當考慮因病因殘因學的剛性支出,在核算家庭收入時予以扣減,并對未納入低保、特困供養對象的支出型困難家庭給予臨時救助和相關專項救助;按照“房子、車子、票子以及贍(撫、扶)養人”等,列出了12條不符合救助條件的負面清單,不斷豐富救助認定維度,精準識別救助對象。
此外,將高效落實困難群眾需求作為第一目標,多點發力推進救助流程變革。針對社會救助事項多、政策復雜、居民可能無法將自身困難現狀和救助政策有效銜接的實際情況,創新提出“一次申請、分類救助”理念,在各鎮辦社區成立社會救助中心,由救助中心“全科醫生”根據困難群眾訴求及調查情況“把脈問診”,綜合評估后提出“一攬子”救助意見,通過部門聯辦、全程網辦,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在實行低?!俺兄Z即審批”基礎上,推進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下放,進一步壓縮社會救助辦理時限至7個工作日內,其中急難型臨時救助限定為24小時。試點以來,共有47戶低保對象、5名特困供養人員、88戶臨時救助對象獲益,戶均時限6個工作日。依托全區社會救助協調機制和部門聯動快速響應機制,規范實施“一事一議”,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救助及時”;通過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方式,委托“與我同行”愛心協會實施“融救助”項目,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社工、志愿服務的專業優勢,探索為救助對象提供物質幫助、心理疏導、能力提升、親情陪護等多樣化服務。
銅官區民政局局長江中勁告訴記者,下一步該區將通過持續推進社會救助制度的改革完善,努力打造統籌銜接、政社互補、高效便捷、兜底有力的多層次綜合救助新格局。